学院新闻
推荐文章
水土学院“创模式,新形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发布时间: 2012-03-26
 

近日,水土学院实行“目标系统化+活动项目化”的特色模式,力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等各方面与高校教育改革目标相适应,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长。
    模式逐层递进,社会实践目标系统化。学院在认真总结多年社会实践经验和分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对社会实践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社会经历和成长的需要,学院提出大一新生的社会实践目标是“接触实践,了解社会”,实践内容主要以社会观察、调研为主,了解国情、区情;大二学生的社会实践目标是“理解实践,提升专业”,重在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社会实践消化、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大三以上学生是“依靠实践,促进就业”,将就业见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调整就业目标,促进顺利就业。在社会实践在形式上坚持“平时和假期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在内容上以“参观访问和社会考察、政策宣讲、专题调研、志愿服务、科技服务、科研创新、勤工助学、挂职锻炼、就业见习”等为主。
    形式力求实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首要环节是项目立项工作,学校充分调研、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根据学生实际和实践的需求,按照“量体裁衣”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内容设计,进行实验室整顿,使实践项目既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又结合地方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对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充分考虑实践中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实践地联系,多方面提供条件保障。制定了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处理、反馈机制,加强对社会实践实施过程的指导检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水土学院推进科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友情链接
中国水利部 中国住建部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 山东省水利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水利教育网 勘察设计研究院 无形教育专业认证系统
Baidu
map